欢迎访问安丘市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微光成炬·青春绽法】车轮上的法治守护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22日

  开栏的话:车轮上的护航者、卷宗里的耕耘者、审判台的协作者、执行线的攻坚兵……他们虽岗位不同,却以同样的赤诚守护公平正义。即日起,我院推出“微光成炬·青春绽法”优秀青年干警事迹专栏,讲述法官助理、执行干警、书记员、司机等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看他们如何用勤恳织就司法经纬,以热血浇筑法治信仰。点滴星火,终成璀璨星河,致敬每一份无声却有力的青春答卷!

  

  在法院的日常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执掌法槌,却用脚步丈量公平正义的尺度;他们虽不撰写判决文书,却用行动守护司法程序的庄严。刑庭司机高军,就是这群平凡岗位上不平凡奉献者的缩影。从清晨到日暮,从城市到乡野,他驾驶的警车穿梭在法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用责任与热忱诠释着新时代司法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风雨兼程的"文书摆渡人"

  2010年,高军从部队退役后受聘到法院担任司机。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5年。15年来,他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除了担任司机之外,还协助从事文书送达工作。送达工作看似简单,却是司法程序的重要基石。2024年夏天,安丘法院受理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16名被告人分别关押在潍坊辖区的5个看守所。为了保证庭审活动顺利进行,需要及时将相关法律文书送达给各被告人,送达任务非常艰巨。为此,他提前一天研究路线,凌晨五点便踏上征途,将原本需要两天完成的送达任务压缩到8小时内。正午的烈日下,汗水浸透的制服见证着他在送达回证上留下的清晰指印。当最后一份文书完成签收时,车载时钟指向晚上9点,仪表盘上的里程数定格在700公里。

   "送达不是简单的跑腿活,每份文书背后都关系着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高军常这样说。三年来,他累计安全行车10万公里,送达文书4600余份,创造了"零差错、零延误"的工作纪录。那些沾着晨露的送达回执、带着夜露的嫣红印迹,铺就了司法程序公正运行的基石。

  铁窗外的"心灵传声筒”

微信图片_20250513145245

  2022年冬日的一次送达经历,让高军对司法工作有了更深理解。在某看守所等待签收时,他注意到一名年轻被告人反复询问"判后还能见家人吗",眼神中透着迷茫。尽管这已超出司机职责范围,他还是掏出随身笔记本认真记录,当晚便将情况反馈给承办法官。第二天,法官专程开展判后答疑,解开了被告人的心结。

  自此,高军的公文包里多了一本"心声记录本"。每次送达时,他都会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困惑,用朴素语言解释法律规定,将专业问题整理成表格反馈法官。三年来,他累计记录当事人诉求338条,协助法官开展判后答疑172次。那些写在便签纸上的"什么时候能申请减刑""如何联系法律援助",看似细碎,却让司法程序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法庭外的"暖心齿轮"

  在同事眼中,高军是刑庭的"万能钥匙"。执行局的同事急需前往外地扣押一批涉案车辆,但局里车辆和司机临时调配不开,高军主动请缨,利用午休时间提前规划好路线,下午准时将执行法官安全送达目的地,又在寒风中默默等待数小时,直至执行任务顺利完成才连夜返回;兄弟庭室临时需要搬运些案卷材料或设备,只要他手头稍空,总能看到他默默搭把手的身影;发现警车轮胎磨损,他连夜联系维修确保次日庭审用车……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他的真诚、厚道,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当被问及为何如此热心时,他憨厚一笑:"法院工作是个同心圆,我们每个岗位都是法治齿轮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法院这支追求公平正义的队伍里,高军用方向盘诠释着新时代司法工作者的担当。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十二分的专注对待每项任务;没有振聋发聩的誓言,却用百分百的热忱温暖每个需要帮助的人。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让庄严的国徽更加闪耀,让司法的温度触手可及。当我们看见警车穿行在晨曦暮色中,那车轮碾过的痕迹,正是法治中国建设最生动的注脚……

  

  供稿:刘家硕、代春阳

  编辑:代春阳

  审核:魏艳萍、赵   英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山东省安丘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路306号 电话:0536-4261025 邮政编码:2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