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钻管理漏洞侵占公司财物,这可真“刑”!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2日 | ||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企业在淘宝、天猫店铺运营中暴露出账号权限分配混乱、财务监管流于形式等管理隐患。近日,台江法院就审结一起电商运营主管利用平台管理漏洞实施职务侵占的案件。 2014年9月,被告人杨某入职福州某器材公司担任电商运营主管,全面负责该公司在阿里系平台的店铺运营。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被告人杨某利用掌握平台账户密码的职务便利,先后将店铺账户资金57万元转入其个人及前妻支付宝账户,用于偿还债务及个人消费。为掩盖犯罪事实,被告人杨某不仅篡改平台账单,更以公司天猫店铺名义违规申请网络贷款进行平账,致使企业承担12万元利息损失。截至案发,仍有40万元本金及12万元利息损失未予退赔。 台江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司资金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同时,被告人杨某利用公司名义私自贷款的行为直接导致被害企业蒙受巨大利息损失,且利息损失的部分是为保证其成功取得贷款资金用来掩盖犯罪行为的支出,应当依法认定系杨某在犯罪过程中为完成犯罪支付的必要成本,故造成的利息损失应当计入犯罪金额。鉴于被告人杨某系自首并认罪认罚,退赔被害人部分损失,综合全案,依法对被告人杨某予以从轻处罚,故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退赔被害单位公司尚未归还的余下损失。 法官说法:电商平台账户权限高度集中、资金流向监管缺位、贷款审批流于形式等问题,为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电商企业应当建立分级授权机制,实行账户密码动态管理;严格资金划转审批程序,设置大额转账二次验证;完善贷款业务全流程监管,建立异常贷款预警系统。从业人员更应恪守职业操守,须知任何技术权限都不应突破法律底线,任何系统漏洞都不能成为谋私工具。唯有企业筑牢制度“防火墙”,员工树牢法治“边界线”,方能促进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