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丘市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院文化

安丘法院驻村干部孙建民:扎根贫困村蹚出富民路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07日

“我叫孙建民,来自安丘法院,组织上派我来是帮助大家脱贫致富的,大家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随时和我说,我一定尽力解决。”一年多之前,刚刚到村任职的孙建民,当着全村党员、群众代表的面郑重承诺。

43岁的孙建民是安丘法院的一名干警,也是安丘市官庄镇马居岭村的第一书记。马居岭村共有240户902口人,有低保户4户6人,精准扶贫户9户14人,村里资源贫乏,劳动力流失严重,集体经济薄弱,还欠了60多万外债,是个非常贫穷落后的村子。

孙建民坦言:“刚来时,尽管心理上早有所准备,但马居岭村破旧混乱的村况村貌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孙建民在法院工作多年,司法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对“三农”问题了解不深,在深入农村全方位扶贫方面没有任何经验,面对村里的复杂纠葛和贫困局面,一时间无从下手。但他没有畏惧退缩,而是在组织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工作, 迅速进入角色,用自己细致入微的服务帮助村民解困,用踏踏实实的工作帮助村民脱贫。

孙建民相信治病抓药,把脉问诊是关键。为尽快融入马居岭村,他坚持多走、多看、多问。他第一时间深入村里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了解村容村貌和种植产业,查看了村里五保户、低保户的生活状况,搞清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村民对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他起早贪黑摸底排查,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走访了全村所有户。

要想富先修路

孙建民发现,马居岭村的道路全是土路,坑凹不平,大雨过后泥泞不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们戏称为“水泥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孙建民第一时间向安丘法院领导汇报,为村里争取到了20万元修路资金,首先硬化了村里主干道350米。主干道修成之后,孙建民又在法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想方设法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再次争取到了项目资金80余万元,修通了马居岭村与村外主干道的2.5公里连接路,彻底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出行难的问题。与此同时,还从法院争取到2万元帮扶金,为村里安装了53盏太阳能路灯,让村民夜间出行更有安全保障,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

打造美丽乡村

“村民生活有质量,离不开清洁的生活环境。”在修好路的基础上,孙建民下决心将马居岭村打造成真正的美丽乡村。他和村干部走访先进村,借鉴学习“人居环境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他又带头扛起扫帚开展清洁卫生,发动全村村民对陈年垃圾、村庄内小树林、道路两侧、河塘沟渠、桥梁涵洞、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卫生盲区进行了重点整治,解决了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的问题。现在,马居岭村不仅道路整洁了,空气也清新了,整个村子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品质明显提升了一大截。

大灾时冲锋在前

2019年8月11日晚,台风“利奇马”过境,马居岭村受灾严重。狂风暴雨中,孙建民与村干部一起奋战在抗险救灾第一线,他冒雨查看受灾情况,深入摸排险情,组织转移群众、抢休受损道路,连续奋战三天三夜,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孙建民年初一就赶赴“抗疫”一线。他与村干部一起,逐户走访查找疫区返乡人员,并通过村委广播、发放一封信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他组织村干部在村口设立疫情检测点,带头执勤,并承担起村内生活用品、防疫物品代购工作。他还为村里争取到捐赠口罩520个、酒精50公斤、84消毒液60公斤。紧张忙碌的孙建民身体虽然疲累,心里却无限充实。

为群众解决法律难题  

作为一名法院人,孙建民时常琢磨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为村里人做些事情。他数次邀请法官进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田间地头开起了普法大课堂。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对村民遇到的婚姻家庭、赡养、交通事故等纠纷和困惑,他从法律角度耐心解答,一年多来帮助村民化解矛盾纠纷17件。

其中有一件纠纷的处理最受村民称赞。2000年,马居岭村村民刘某不幸遭遇交通事故,虽经法院调解达成了赔偿协议,但事后被告没有按照协议履行赔偿义务,刘某申请强制执行后,因被告一时没有履行能力,案件进入终本程序。由于刘某法律知识匮乏,当几年后被告俱备了赔偿能力时,他没有及时申请恢复执行,还把当年的法律文书也弄丢失了。刘某为治伤花光了积蓄,一家人生活很困难。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孙建民积极与法院档案部门联系,帮助刘某复印了法律文书,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法院在很短的时间里便为刘某追回了赔偿款。刘某一家人拿到了应有的赔偿,摆脱了多年的贫困,对孙建民再三感谢。村里群众听说后,都对孙建民竖起了大拇指。

寻找脱贫致富新路子

在修路、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孙建民最关心的还是如何让村民们发家致富。他在走访中发现,当地多是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产品,种植品种单一,一亩地年收入不到2000元。“要脱贫致富,不转变思路是不行的。”孙建民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发现种植蜜薯产值高,一亩地收入能达到5000元。于是他说服村民,“撸起袖子”带领村民试种蜜薯。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收获季节到了,马居岭村的蜜薯收成好、品质高、销路广,种植户尝到了甜头。孙建民计划明年成立村合作社,扩大蜜薯种植面积,将马居岭村的蜜薯发展成地理标志、特色品牌。

孙建民认为,单靠种植业还不够,要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需要多方面入手,不断开拓新路子。他通过走访发现村里每家每户都有很宽敞的院落,适合发展光伏产业。院落上架上光伏既能当车库用,又能给农户和村集体增加收益。在他的奔走协调下,马居岭村与供电公司展开合作,很快光伏发电板遍布了全村,一年仅靠光伏产业,村集体就能收入十万余元,各家各户不用掏一分线,纯收入就有一千多元,马居岭村也成为了潍坊第一个“光伏村”。

“看到现在马居岭村成片的光伏板,宽敞的柏油马路,刚收获的大个头蜜薯,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我真的很开心。”说到一年多的驻村感受,孙建民的脸上满是喜悦和感慨。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山东省安丘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路306号 电话:0536-4261025 邮政编码:2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