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飘香,浓浓回忆长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20日 | ||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当这首熟悉的歌谣在耳畔响起时,我们都知道,又是一年腊月初八了。此时,不禁会令人心生感慨,这一年过得好快,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关于腊八节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受苦时,正值寒冬腊月。两天两夜滴水未进的朱元璋,渴得嘴唇干裂,饿得眼冒金花。在他绝望的时候,一只老鼠从他前面窜过,钻进一个洞里。朱元璋急中生智,找来一把铲子,顺着老鼠洞往里挖掏。不料这里却是老鼠的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红枣、芋艿等,虽然不多,每样也都有点。朱元璋喜出望外,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把这锅杂粮粥称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当了皇帝,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把那天定为腊八节,把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故事归故事,现实生活中还确有此事。办公室里比我年长的同事跟我讲起他们童年的往事,可谓是令我大开眼界。话说他们小的时候,农村老家经济不怎么宽裕,家家户户基本上缺粮少衣,于是就打起了老鼠的注意。每到秋冬时节的时候就会去田间地头搜寻老鼠洞,每找到一个洞口,就会兴奋不已,然后就弯腰竖腚地一直深挖,直到挖到老鼠的“粮仓”为止。此时会发现这小小的“粮仓”里别有洞天,里面储存了大量的玉米、花生、黄豆等粮食,他们会把这些“宝贝”们仔细地收集起来,带回家有的做成了美食,如泡好了磨成煎饼,有的交了公粮,那时候的学校还收学生粮食,颇有一种把失去的粮食夺回来的韵味。时光荏苒,岁月不居,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同事他们再也不用去跟老鼠争粮食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吃啥就吃啥,喝八宝粥也不再是一种奢侈了,有时甚至为了健康特意去吃粗粮。 记得自己小时候,每到冬天的时候,妈妈就会在早上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粥,感觉那时候的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每次我都能喝上好几碗,喝完粥后感觉浑身暖暖的,上学路上一点都不冷。其实我最期盼的还是喝腊八粥,在腊八节的这一天,妈妈都会提前泡上大米、红枣、桂圆等食材,嘴馋的我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我会偷偷吃上几个枣子,也不知道当时妈妈发现了没有。妈妈起得很早,把泡好的八宝粥食材用文火慢熬,那些大大小小的食材在锅里沸腾着、翻滚着,不一会儿就香气满屋,在慢慢的等待中一锅美味的腊八粥就熬好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尽情地享用着。每当这个时候妈妈总会把自己碗里的红枣用勺子匀给我,自己却不舍的吃,我吃在嘴里甜甜的,吃在心里暖暖的。 一碗腊八粥,一份暖心的陪伴,生活不仅仅只有甜蜜,也会历经风雨,可贵的是有人并肩同行,风雨同“粥”。愿有人与你共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愿你守得住平凡岁月,等得到春暖花开! (管公法庭 郑建新)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