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人民法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28日 | ||
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市法院对《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情况评估报告中指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明确症结所在,采取了针对性整改举措,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立案难问题 部分群众反映存在立案难问题,网上立案后,仍需一段时间才能开庭。经调研发现,当前网上立案申请通过后,对于适宜通过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的案件,一般需要先转诉前调解程序,诉前调解时限为30天,诉前调解不成,才转入正式立案,立案后需要排期送达,还需要保障被告15天的答辩期,导致当事人从递交网上立案申请到具体开庭时间较长。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是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对当事人提交的网上立案申请,立案人员须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批,对于信息填写有误或者提交材料不齐全的,通过网络、电话、传真、邮寄、电子邮件、现场告知等方式一次性告知补正。 二是严控诉前调解时限。对于诉前调解案件,无特殊事项外,要求在30天内完成调解,对于调解不成案件,及时转入诉讼程序处理。 三是及时做好反馈。对网上立案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被人民法院退回后,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仍坚持起诉的,及时出具不予受理裁定书。 二、关于执行难问题 一是充实执行力量。进行人员调整,配强配优执行力量,将一批年轻骨干力量充实到执行局,目前执行团队28人,占在编人数的20.4%,其中40岁以下干警15人,占执行干警总人数的54%。 二是优化执行模式。重新组建了5个执行实施团队、终本维护团队和异议信访团队,明确包括指挥中心在内的各类执行岗位的职责和案件流转程序,以3+1核心指标为导向,加强考核管理,注重简案快执、繁案精执,提升团队合力。 三是加大执行力度。在减存量的同时,大力加强执源治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政法委牵头组织下,公检法建立办理拒执案件联动机制,加强拒执罪案件证据固定、协调办理工作,目前在打击拒执犯罪上已经实现“零”的突破,3月1日我院已判决一起拒执罪,另有一起正在审查起诉中。通过审理拒执罪让全社会认识到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严重后果,争取从源头上遏制执行收案上升势头。 三、关于同案不同判问题 一是压实司法责任。针对一审服判息诉率和发改率等办案质量指标,要求院庭长充分发挥好对四类案件的监督职能,修订了《专业法官会议规则》和《审委会规则》,要求承办法官对疑难复杂案件及时提交到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委会进行讨论研究。 二是统一裁判尺度。督促办案法官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加大类案检索力度,统一类案裁判尺度,坚决杜绝同案不同判问题。每季度组织召开全体员额法官参加的审判工作经验交流和发改案件分析通报会议,通过加强对上诉、申诉和发回改判案件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审理过程中易发共性问题,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三是加强监督问责。根据发改案件评查结果,对上诉案件多、发改问题多的员额法官,要求分管领导和庭长进行个别约谈。对引发再审、国家赔偿和当事人信访投诉案件的承办人依纪依规予以处理。 安丘市人民法院 2022年3月10日
|
||
|
||
【关闭】 | ||
|
||